(相关资料图)
清明扫墓亦称“烧囤”“烧草囤”。清明节民间传统上坟祭奠先人的习俗。清嘉庆《松江府志》:“清明节,拜扫先茔。”扫墓必须在清明节前举行,一般提前两三天,最迟为清明节当天,不能迟过清明节。是日合家出动,用提篮将供品带到坟前,路途远的通常雇船。老少穿戴整洁,带草囤,少则数只,多则数十只。富家有用麦秸扎成一人多高的麦库,内放纸锭、冥钱、经疏(按辈分书写历代祖先名讳的折子)。上坟供品有青绿团、黄鱼、肉、蛋等糕点菜肴。扫墓时,供祭品、酒饭,点香烛,磕头,烧囤,墓顶挂长络钱,除草、增土、修剪坟边树枝。按旧俗如坟墓连续三年无人祭扫,可作无主野坟处理。祭扫完毕,如有看坟人,墓主将祭祀菜肴果品相赠,酌给其看坟年金。
市民借清明扫墓踏青游春,孩童攀花折柳,拔茅针,挖茅根,游戏耍闹。清乾隆陈金浩《松江衢歌》:“清明风急纸钱飞,墓道松楸近翠微。小竹花篮装瓦狗,船梢插柳上坟归。”清同治顾翰《松江竹枝词》:“清明共把祭筵开,寒具青龙满案堆。芳草夕阳归较晚,家家都说上坟来。”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 城区墓地被铲除,农村平坟成田,烧囤习俗无形中消失。20世纪80年代起,开设公墓供落葬骨灰盒,扫墓习俗恢复。21世纪起,清明节期间形成“扫墓大军”,通往公墓的公路车流拥堵,为此,每年公交部门增加运力,有交警维持秩序。扫墓仪式除供祭品、点香烛、烧纸锭外,其他旧俗行为基本革除,有的改供祭品为献鲜花。1949年后,清明节前后学校、团体等组织祭扫烈士墓。
编辑:陈燕
上观号作者:上海松江
(抗击新冠肺炎)湖北云梦主城区实施分区管理 中新网孝感5月20日电 据湖北云梦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9日通告,根据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需
(上海战疫录)上海将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复市 压实“四方责任”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(记者 陈静)农贸市场作为上海主副食品供应主渠道,是民
(抗击新冠肺炎)重庆交通执法部门开展跨区域交通运输秩序专项整治 中新网重庆5月20日电 (张旭)记者20日从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获
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新增本土病例“20+102” 中新网成都5月20日电(记者 岳依桐)四川省卫健委20日通报,5月19日0时至24时,四川新增本土确诊
新华社石家庄5月20日电(记者秦婧)白雪褪去,苍翠袭来,“雪如意”再迎客。19日,张家口全季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河北崇礼国
X 关闭
X 关闭